今年以来,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,坚决当好红船“护旗手”,精准打造“八大工程”升级版,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维稳,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。反诈做法被国务院联席办刊发推广,电动车管理做法在公安部“减量控大”推进会上作介绍,全省公安特警最小作战单元建设、全省公安信访“最多跑一地”改革等多个现场会在我市召开。
一、聚力精密智控,全方位阻击疫情风险。疫情伊始,依托新成立的侦查(反诈)中心,协调市县两级政务数据办全面进驻公安,牵头出台管小门“十条措施”,强化企事业单位、商场超市、医院等重点场所联勤联防。对建成智安小区进行升级改造,实现小区进口“自动测温+自助刷脸+智能显码”。境外疫情暴发后,市级相关部门进驻市局,并与境内疫情防控组并轨运行,一体推进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工作。发布6种语言外籍人员申领指南和返嘉健康核查流程。承担大云中转点转运任务,全力做好从沪入境返浙人员转运隔离工作。深入推进“净海”专项行动,全力守住海上防线。
二、聚力风险化解,全领域维护社会稳定。做强做精公安巡特警防暴最小作战单元建设,严防发生涉政案事件。全力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,秉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,持续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大会战和危化品运输安全整治行动。深化市级部门包干、责任联挂捆绑等机制,创新完善“发一防十”事故预防机制,实现道路交通安全从“末端管理”向“前端治理”转变。推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9条刚性措施,开展无号牌、无头盔共享电动车清理行动。全年亡人数同比去年下降20.31%。
三、聚力平安建设,高水平护航经济发展。深化扫黑除恶,严打食药环犯罪,全力开展“六清”行动,深入推进“铁拳护航”等系列专项行动,先后收网抓获两个“百人”涉毒团伙。全省唯一保持13年现行命案全破,破获本地命案积案14起、外地积案8起,协外抓获命案逃犯37名,工作实绩列全省首位,创历史新高。打响反诈人民战争,出台“17条”刚性措施,深入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“断卡”专项行动,摧毁“两卡”团伙51个,全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7.9%,下降幅度居全省前列,11年来首次出现下降拐点。深入开展房地产领域违法犯罪专项打击整治,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1人、治安处罚19人,形成有力震慑。在全省率先通过建立法医鉴定影像“一查通”实现全市医院影像资料在线调阅。持续提升执法水平,借力可视化远程取证基础,疫情期间推出远程询问、远程辨认等“非接触式”办案模式。建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,今年全市已全部建成,并增设网上巡查中心、微信远程取证室等功能室,全面运行融专业化执法办案、全流程监管服务于一体的新机制。建优智能执法监督管理平台,实现以警、案、人、物、场、卷等执法办案要素为重点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控,该平台已被省厅列为重点改革试点项目。稳步推进执法规范化水平提升年活动。持续夯实基层基础,深入开展“枫桥式公安派出所”创建工作,出台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实施意见、深化全市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十条措施等系列文件,持续坚定大抓基层、大抓基础的工作导向。七一派出所、新城派出所、当湖派出所获得全省首批“枫桥式公安派出所”称号。深入实施警源治理,组织开展派出所“五进五比”活动,健全落实矛盾纠纷“一警情三推送”制度,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、高效化解。全面推动公安信访“最多跑一地”,全省率先完成县级公安机关入驻矛盾纠纷调处中心,实行“一窗受理、分流办理、协同处置、归口答复”无差别闭环工作模式。全力开展信访积案攻坚行动,健全领导常态下访包案等措施,严格落实“三到位一处理”机制,推动定纷止争。从今年11月1日起,以强打击、促防范、抓维稳、夯基础、除风险为重点,组织开展“迎建党百年 担忠诚使命”百日铁拳整治大会战,切实为建党百年营造绝对安全的社会治安环境。持续守护“绿水青山”,围绕“美丽嘉兴”建设,持续深化落实“河道警长”制,做到护航治水零距离。
四、聚力深化改革,多途径提升治理成效。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,推动区域协作发展。出台支持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二十条措施。以嘉善姚庄智慧公安检查站为试点,与上海青浦共同探索“一点两检”联动查处模式。赋予示范区派出所先行启动人才落户审批权、建立示范区涉外管理服务中心等一批措施快速推进。探索推行嘉善、平湖、金山、松江、青浦五地七所跨区域打防管控一体化工作,定期开展治安场所集中“互查”整治、交通违法行为联合整治,有力提升交界区域社会治安控制力。组团攻坚新一轮12个智慧警务项目,深化智慧警务应用。大力推进“智安小区”全域覆盖,建成验收小区1640个,其中805个实现“零发案”。加快推进“智慧两站”建设,全市已初步建成智慧公安检查站13个,智慧联勤警务站25个。同步推行以联勤警务站(室)为依托的联勤联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。市、县、所队三级全面建成警用装备智能化管理仓库,构建起高效的装备物资保障网络,省厅发文推广我市做法。相继出台《保障企业返工复工二十条措施》《帮扶企业战“疫”共渡难关十三条政务服务措施》等助企便民举措,优化营商环境,护航企业复工复产。深化全市户籍制度改革,全面放开城区、城镇落户限制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,牵头制定新的市本级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和计分量化指标体系。持续推进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推出线上办事“八项举措”,优化“浙里办红船e警”掌办功能,网办总量是2019年全年总量的4倍多。创新“一窗通办”模式,率先在全国公安服务领域推行“无前台、无差别、肩并肩”线上线下一体运行的业务办理,全科受理、全事通办、全时自助,实现从“找警种”到“找公安”转变。深化“一机通办”服务,推出全国首台集户政、交管、出入境为一体的公安综合服务自助机,首批实现33个事项融合,打破了服务时间限制、填补了服务盲区。深化“一件事”集成改革,车辆检测服务打破业务“分类分窗”办理模式,实现“群众交钥匙、业务全办理”,让群众切身感受高效和便捷。
五、聚力严管厚爱,高要求打造红船铁军。坚持“双红引领”,深化政治建警。在全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“最红党支部”创建和“红船卫士先锋”推选活动,以抓好党员教育培训、过好“政治生日”、创好红船党建等载体,教育引导民警守初心、担使命。出台“16条”战时思想政治工作举措,把支部建到实战最前线,把责任压实到岗、到人。启动火线表彰奖励机制,并由局领导送奖上门,激励了全警斗志。1月25日起,连续等级响应127天,众志成城投入“战疫”。深入推进“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”教育整顿工作,实行每月一主题、每月一清单、每月一讲堂、每月一督查、每月一会商。突出练兵强警,举办集中训练,全体局领导带头参训。出台《实战大练兵8条刚性措施》,建立常态化刚性练兵机制,开展钉钉远程“线上授课”,并研发“执法掌上通”APP,方便自主练兵。组建“嘉兴蓝警”专业队,分别围绕110警情处置等6个课目开展对抗演练。截至目前,在省厅已组织的警种比武中,取得4个团体前三、9个单项前三,其中3个个人第一。健全民警维权督察体系,严厉打击侵权行为,今年全市共办理维权案件176件,追究刑事责任82人、行政处罚102人,坚决为依法履职的民警撑腰鼓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