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半年,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,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围绕“服务高质量发展”这一主题,主动作为、靠前一步,全力以赴创平安、谋创新、强队伍,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、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、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。今年以来,全市共接报有效警情55.17万起,同比增长15.35%;刑事立案11043起,同比增长20.35%;治安案件受理21932起,同比增长4.16%;交通事故亡人数138人,同比减少6.76%。
一、提优增速、全程护航,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
以省委三个“一号工程”为牵引,成立领导小组,制定出台助企、惠企、安企“20项措施”,助力企业在嘉落户、成长、发展。一是深化警企共治。坚持“无事不扰、有求必应”原则,打造“枫桥经验企业版”,线上开发“助企安嘉”集成应用平台,整合公安18个部门133个事项,做到企业诉求“5分钟响应、24小时反馈”;线下设立25个为企服务“融合式”警务站,推动综合执法、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下沉、资源整合、问题联处。二是强化权益保护。聚力护航企业创新发展,建立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制度、商业秘密保护应急响应机制,先后破获制售“雅莹”服装等一批侵害本地知名品牌案件,特别是侦破“1228”侵犯著作权案等一批大要案,及时发布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,吸引了果麦文化等一批企业相继来嘉“落户”。聚力市场经营秩序维护,推进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综合治理,办理传统招投标案件62起,采取强制措施190人,成效全省第一。聚力企业风险防范,破获合同诈骗、非国家人员受贿等涉企案件20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70人,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85.89万元。注重提升涉企案件办理效率,清理涉企挂案80起,并建成全省首个“县级政法一体化涉企案件快办中心”,办案效率提高45%。三是优化服务供给。聚焦便捷办事,全域落地“一窗通拍、全域应用”民生实事,为群众减少重复拍照60万余次、节省办证成本200余万元,全省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。推出本地货车在市区高峰时段“免证通行”政策,开辟货车临时停车区57处,优化绿波道路159条,升级“非伤人交通事故云上快处”,全力保障企业物流通达保障,在百度发布的2023Q1报告中,我市高峰拥堵指数环比下降幅度列全国百城第四。紧盯人才、订单等要素,全面推广外国人来华“一件事”,将外国人工作、居留许可办理时间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;开辟商务办证“绿色通道”,签发贸易类签证148人次,加急办理出国境证件1775人次,助力“引进来”“走出去”。
二、突出重点、打防并举,筑牢亚运安保防线
围绕“平安亚运”总体目标,成立亚运安保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“一办十三组”,统筹推进护航亚运“大起底、大整治、大清患”,安全生产大排查、大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,坚决守牢平安稳定底线。一是防范突出风险。紧盯涉政风险,快速侦破一批涉政要案,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。紧盯涉恐风险,完成对各类涉恐线索、不放心对象等风险要素的起底核查与分析研判。紧盯涉稳风险,妥善处置了一批涉稳案事件。紧盯安全生产风险,强势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打击违法经营行为专项行动,共行政立案1082起、行政处罚3713人,刑事立案74起、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08人。推进道路交通领域“春季守护行动”专项整治,大力推动农村道路基础提升、创新开展老年人精准宣教,全市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持续走低,较前四年同期平均数下降20.35%。二是强化基础防控。深入推进流动人口、出租房屋大排查大起底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“回头看”,共清底排查流动人口912.3万人、出租房屋167.1万间,化解重点矛盾纠纷1350起,全市命案同比下降30%。开展依法维护信访秩序专项行动,化解省厅交办信访积案82件,化解率100%。全面布建环浙圈层查控“护城河”,实现圈层查控重点人、车实时预警。三是严打突出犯罪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,打掉黑恶团伙5个,破获黑恶类案件320起。持续深化反诈人民战争,严打涉“两卡”违法犯罪,“192”号段预警打击模型、战法得到公安部、省厅充分肯定,全市电诈案件发案数下降1.06%。严厉打击跨境赌博团伙,抓获犯罪嫌疑人351名,涉案金额4.6亿元,打击成效全省第一。加强涉网犯罪预防打击,侦破网络黑产黑市犯罪案件193起,预警网约犯罪、个人极端、涉枪涉爆等线索108条,支撑外地破获一批绑架、抢劫案件,预防打击成效居全省第一。开展“歼击23”“獴猎”等系列行动,发起全省首个反洗钱全国集群战役,侦办“金三角”系列偷越国边境案,得到许甘露副部长的批示肯定。
三、守正创新、实战为要,深耕新时代公安改革
以“公安大脑”建设为牵引,每季开展“赛马晾晒”,鼓励基层开展警务“微改革”、科技“微创新”活动,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。一是以“集成化”提升运转效能。以“虚拟机构实体化运作”模式推进中心建设,迭代升级侦查中心2.0,集成警力资源、融合数据平台,侦破国督“302”跨境赌博案、部督“403”涉黑恶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专案,公安部五局、十九局领导专程听取专案汇报并予以肯定,拟在我市挂牌设立全国断流行动研判中心、公安部打击涉网黑恶犯罪研判中心。部署建设市县两级防控治理中心,推动风险精准防控、问题系统治理,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发现在早、处置在小。推动全市77个派出所全量建成综合指挥室,确保“派出所主防”警务模式落地见效。二是以“智能化”提升感知能力。全面推进“智安”系列工程建设,“智安街道(镇)”“智安校园”覆盖率分别为95.8%和97.5%,二级以上公立“智安医院”实现全覆盖,智慧安防集群效应初步形成。打造“智安净土”固体废物非法倾倒预警平台,预警打处固废倾倒车辆20辆,有效防范外地固废转运至本地违规倾倒处置。推进“数字政安”平台建设,对市域内涉政重点人实时发现、预警、处置,得到陈思源副部长批示肯定。推广浙里人口全域治理集成应用,重塑人口管理服务业务流程,全面提升预警处置效率。研发“物管通”,无感采集线下购买重点物品人员信息,实现风险“由物到人”的精准预警。三是以“协同化”提升执法质效。创新推进“民声一键办”机制建设,将“110”“12345”与基层治理“四平台”打通,在22个镇级试点建立即时响应、协同处置队伍,推进非警务事项闭环处置,矛盾纠纷分流率达42.71%,回流率仅1.1%。大力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升级改造,集“拘、审、诉、决、判”于一体,推动公检法司协同办案,全市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刑事案件办案率91.33%,远超省厅60%的要求。
四、正风肃纪、刚柔相济,锻造现代化“红船铁军”
突出党建引领,持续精耕“红船e警”品牌,强化全警理论武装,落实落地从严治警从优待警“双十条”,着力打造忠诚、干净、担当的勤廉“嘉警”。一是从严治警,守牢法纪底线。开展“迎亚运、强作风、扬警威”活动,制定32条“亲清”警商关系正负面清单,持续巩固队伍教育整顿成效。加强清廉公安建设示范试点培育,推动清廉建设向所队、处室延伸,带动全域深化。常态化开展综合督察,探索“大数据+”预警预防工作机制,有效查纠整治涉“枪车酒赌毒密网”等顽瘴痼疾。坚持刀刃向内,查处民警违纪违法案件9起,全部落实个人检讨、单位剖析和集中教育,做到以案促改、以案促治。二是从优待警,激发干事活力。对接市级三甲医院和上海优质医疗资源,开展“健康角”结对义诊活动,设立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,开通紧急就医、赴沪就医“绿色通道”,全面加强民辅警健康管理。优化职业荣誉评奖机制,额外争取30个“市级劳动模范”个人和集体,参照省劳模标准组织2批功模疗休养。开展团圆计划,为8名民警解决异地分居问题。健全完善辅警薪酬保障体系,落实体检、工会慰问等举措,提升辅警队伍规范管理水平。三是典型引领,厚植队伍底蕴。细化制定“红船卫士先锋”实施方案,建立梯次有序、警种齐全的市级先进典型库,选拔“领军型”重点培树对象,同步落实宣传培树举措,发挥典型引领作用。持续打造“嘉警正能量”新媒体品牌,宣荐32个满贯央媒的“好故事”,绩效评估位全国前列。主动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,筹办“警察蓝致敬天使白”警营开放活动、“嘉警小记者”体验活动等,全方位展示公安风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