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事创业,关键在人。今年省委“新春第一会”吹响了全面加强“三支队伍”建设的号角。桐乡市公安局将牢固树立“大人才观”理念,全面实施“人才强基”行动,以全员人才建设“二十条”措施聚力打造“智汇桐警”人才品牌,为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提供人才保障。
成才必先立德,把“红”的标准树起来。一是党建引领。率先成立县级公安党校,组织“公安心向党、忠诚铸警魂”政治大轮训,举办政工干部培训班、年轻干部培训班,培养一批警务管理人才、管理团队。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,将人才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述职内容,形成党委统一领导、政工牵头抓总、警种共管共育、基层实战实用的全员人才格局。二是严管托底。聚焦“防未然、治未病”,出台“学纪法、守底线、倡勤廉”十二条措施,制定警示教育、关心帮扶、退回待岗等从严管党治警制度体系,让纪律成为“带电高压线”。高标准开展清廉所队示范点创建,健全单位、家庭、社会三方共管模式,打造“桐警清风”廉政品牌。三是关爱暖心。健全公安人才考核激励机制,划拨全年表彰奖励总量的20%给人才专项工作,成绩突出、表现优异的第一时间记功嘉奖。拓展专业人才待遇,畅通人才和家属赴沪杭就医绿色通道,举办警娃暑期托班,提升民(辅)警值班备勤保障水平。
聚才不限形式,把“专”的队伍建起来。一是在选录上动脑筋。广开进贤之路招引人才,坚持法学类人才警校选拔培养、专业技术类人才社会招录两条腿走路,全方位拓宽引才渠道。已连续两年到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招生,今年社招计算机等专业人才34人。同步构建门类齐全、结构合理、动态调整的人才库,打造桐乡公安“群英”矩阵。二是在孵化上做文章。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优势,与海康、宇视、瑞莱等科技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在公安局内设立警企实验室,
常态开展“头脑风暴”、联合推进项目攻坚,相继合作研发了浙里安保智控、视频智能化等一批重大项目。开展个人品牌工作室创建,发挥工作室示范引领效应,实现典型引路、全员进步。三是在培育上借外力。坚持向学校借智借力,与浙江警察学院、浙江传媒学院、桐乡市委党校深度合作,建立“校局合作、协同育人”机制,实行“教、学、研、练、战”一体化培育,持续优化人才支撑体系。
铸才炉火正红,让“练”的氛围浓起来。一是抓牢练的对象。青年民警是桐乡公安未来。建立“新民警除特殊人才外一律分配到派出所”机制,让新警在一线实战磨练。紧盯参加工作未满5年的民警,实施成长“雏鹰计划”,配备政治、业务“双警师”,配套人才特训、青警比武、讲堂晾晒、末位留训四大机制,积极开展老带新、传帮带。二是突出练的关键。突出“法治素养、警务技术、体能”三大关键。深入推进教科书式执法练兵,组织开展法律测试、情景练兵、庭审旁听、轮岗锻炼、执法PK“五位一体”培训,提升执法能力水平。强化“最小作战单元”现场处置演练,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警实战射击、两次“红蓝对抗”实训,提升警务技术能力。建立“周五训练日”,加强全警日常体能素质锻炼。三是创新练的形式。以政工牵头、警种承办形式开办“智汇”讲堂,分设政工讲堂、刑侦“讲武堂”、“治享”讲堂、“经经乐道”等多元化内容,开展全警普训。全面推进所队训练角建设,争取总工会、团市委等部门支持,每年联合开展民(辅)警、职工技能比武,在实战实训中提升全警素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