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8日,“见义勇为表彰大会”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召开。杭州市政府决定给予孙杰记二等功的行政奖励,同时杭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他“杭州市见义勇为模范”称号。
“那件事之后,周围的朋友、同事问我最多的就是‘你当时是怎么想的’?”身披红色绶带的孙杰站在台前,他也许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表彰中的“主角”,表情还有些拘谨,“就是下意识的行为。”话语朴实,眼神却笃定,台下不由爆发出阵阵掌声。
孙杰是谁?
他是浙大一院血液病科研究员,是浙江大学优秀学者。他在2025年5月23日晚,纵身一跃跳入钱塘江中,争分夺秒地从“死神”手里抢人。
孙杰在接受表彰之后,承诺将全部的市二等功、见义勇为奖励金尽数捐给“浙江省见义勇为基金会”。
生死20分钟:在江水中与死神角力
“怕吗?怕!” 回忆起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,钱塘江的浪花早已浸透了记忆。当跳进水里、给落水者套上救生圈的瞬间,这个多年未碰泳池的学者突然意识到,自己的体力正随着湍急的水流迅速流失。
孙杰回忆:“我也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跳下去的,堤坝那么高。”
暴雨过后的江水湍急,从7米高处下落,冲击力可达体重的5倍,即使水深足够,巨大的冲击力也可能造成骨折等一系列不可控的伤害。此时回到岸上几乎不可能,一个救生圈承载两人重量摇摇欲坠,岸边堤坝高不可攀。
“赶紧再扔个救生圈下来!”他在水中大声求救伙伴,当咸涩的江水灌入孙杰的喉咙时,死亡恐惧袭来。因为一个救生圈不能支持两个成人的体重,孙杰只能不停踩水,一旦卸力,两人都将被卷向江心。然而,当他在水中支撑着落水者,实验室中“寻找病灶攻坚克难”的执念突然具象化:此刻,他要对抗的是另一种致命威胁。
还好有惊无险,孙杰和落水者最终被赶来的水警船救上码头。取回救人时扔下的手机,孙杰才发现有个来自金洁教授(浙大一院血液病科原主任、终身教授)的未接电话。 回拨时,劫后余生的成就感瞬间冲散了恐惧:“金主任,我也和你们一样,我也救人了……” 这句脱口而出的话,道破了一位医者深藏的信仰。
救人不囿于专业:这只是“杭铁头”日常
“我家里人是在两三天后才知道我那晚救了个人,他们就问了下我人怎么样,一听说我啥事没有,也就没再多问,因为这就是件小事。”孙杰说。
“晚上下班一般要快十点,大学时学的游泳,后来忙起来确实已经好几年没游泳了。”说起这个,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肚子上的“游泳圈”。从小到大,孙杰就是个地地道道的“杭铁头”。
“小时候在饭桌上听爸爸讲蔡永祥烈士的故事,后来又在西湖边读岳飞、于谦的传记,可能有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吧。”孙杰的语气里夹杂了些少年义气。
“之前我在街上曾经遇到过扒手,他们就跟着人前后走,趁人家不注意,就偷偷摸走人家的手机或者是钱包。”那时候孙杰年轻,就刚成年,不敢上去把人家抓住质问,只敢在后面重重咳嗽,弄出些声响来好把人吓跑。
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,总不能当作没看见。我相信无论是谁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跳下去救人,只不过恰好是我遇上了,恰好我又有这样的能力,所以我当晚回去也没跟我爱人提。”
当被问起,如果跳江救人不算大事的话,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大事?孙杰陷入了沉思。
“对落水者而言这一定是件天大的事,所有关系到生命健康的都是大事。就像我周围的浙一人每天在做的事——他们每天帮助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患者解除病痛,也积极开展像‘小黄人’这样的公益项目,给予了千余位孩子新生。所以当有一天我也做了这么一件事时,我也会迫不及待地说‘我今天和你们一样’。”
当年读研究生时,他曾经在医院看到这样一幕——年轻的儿子被推车推进去,满头白发的父亲蹲在手术室门外捂脸啜泣。他希望自己做的研究未来能真正对病人有用,少一些这样无助的父亲。“我觉得,能让陷于困顿中的生命有活下去、过得好的希望,就是大事。”
科研精神照进现实:目标远不止于此
孙杰是2021年1月回国到浙大一院血液病科的,此前,他就职于美国最权威的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之一——希望之城国家医学中心。
“其实我算‘半路出家’,硕博阶段才转到医学院。”回忆起十几年前的求学经历,思绪就逐渐飘远了,“当时高考结束,因为喜欢生物,便去了生命科学学院。四年的本科学习给我打下了做研究的良好基础,但后来发现比起研究花花草草,我总觉得学了的东西还是要用在眼前的大活人身上,可能更有意义。”
从浙大到浙一,如今孙杰已在各种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。他的研究成果也离“大活人”越来越近了。
“我们的血液系统中,时刻都有细胞在发生突变。其中有些突变可能会使一些细胞形成优势,并不断扩大。当这样的细胞扩张到一定程度,就可能变成肿瘤。优势突变细胞虽然看起来‘无往不利’,但也有其致命弱点。而我要做的,就是找到这个‘弱点’——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靶点,然后想办法去攻击靶点,从而消灭肿瘤。”果然,这就是典型的科研工作者,他一说起自己的研究内容,便神采飞扬起来。
救人后一周有余,孙杰还收到来自派出所的电话,让他去领取下来自落水者一家寄来的锦旗。上面写着:“赠:未曾谋面的好心人”。孙杰说:“我们学医的目的是救人,跳进江里也是救人,两者殊途同归。”